建筑资质解决方案专家
主要内容就是停止受理建筑业企业三级资质,工程勘察、工程设计企业丙级和丁级资质,以及部分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的申请。
一、新资质标准落地时间延期,预计短期内不会出台。原三级资质在新资质标准出台前不会自动升级为二级资质,但三级资质依旧可正常使用。 二、政策出台后,市场上二级资质数量将如雨后春笋般增长,三级资质逐渐失去优势,建议拥有三级资质的公司进行二级资质新增或升级。 三、有新办资质想法的企业,建议尽快进行建筑资质申请。以目前趋势看,市场人才将有所需求增加,预计人才成本将呈上涨趋势,建议尽快进行资质申请。
一 、是不需要企业业绩。因为文件中提到除企业资产和技术负责人需满足二级标准,其他指标满足相应类别三级资质标准要求,三级资质标准无企业业绩要求, 二、建议准备满足业绩要求的技术负责人。关于技术负责人是否要考核个人业绩的问题,我们咨询了相关人员,我们的结论是需要的,建议大家按照满足业绩要求的人员引进,目前施工二级资质审批由各省厅负责,具体的考核要求建议咨询省厅。
根据国内建筑行业现状,很多行业任然是实行许可制,各个行业主管部门需要颁发不同的资质,才能满足社会竞争的需求,企业或者个人只有按照相应的标准及材料进行准备,经过必要的流程和步骤,逐个到主管部门申请,经过严格审查,准予通过之后会颁发资质,正式拿到门票。
建筑资质是建筑施工行业的敲门砖,没有资质的企业,寸步难行,资质级别越高,能承接的工程也就越好。 新办理资质的过程会比较耗时,相对之下,办理资质转让的时间更短,获得资质证书的几率也越大,因此,资质转让成为很多企业选择的一个方式。
WEIGHT LIFTING 2020年11月11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》,住建部于12月2日发布。方案提出要精简资质类别,归并等级设置。改革后,现有的593项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将压减至245项,压减幅度为59%。 与此同时还提出要下放审批权限,除最高等级综合资质和需跨部门审批的资质外,将其他等级资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,下放试点到2021年6月30日。原本以为半年时间够充裕,但事实证明并未如预想中的简单,博弈中的各方利益似乎都应该顾及。 在这个关键时刻,2021年6月30日住建部
房地产开发资质和建筑工程施工资质,这两项就是不能同时拥有的。那么,在企业进行申请之前,就得了解二者的区别以便做出最佳选择。那房地产开发资质和建筑工程施工资质有何区别呢?
《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》规章修改前后对比完整版(征求意见稿)
资质改革即将重新对建筑行业进行洗牌,企业若能在此时抓住机会,就能在市场竞争中重争上游。对于建筑企业而言,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,投机取巧是行不通的,通过资质升级来提升自己才是王道。此次资质改革,新版资质标准可谓是吊足了建企们的胃口,在苦苦等待了一整年后还是没能现身,再结合去年年底发布的资质延续通知,预计新版资质标准要等到今年年中甚至年末才能正式出台,对持有二级资质的企业而言,在这段时间里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去办理建筑资质升级。如果业绩足够且无其他问题,现在就是将资质升到一级的关键时机!为啥这么说呢?资质二升一的好处 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 建企在办理资质时,为了拓宽业务范围,往往会同时申请多项资质,企业若申请资质升级,增加的人员、资金等资源也可以共用,将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,降低升级成本。&nb
大家好,我是小编。建筑企业挂靠施工的现象在现实中是常见的,这种方式使被挂靠企业常常承担着极大的法律风险,甚至有些风险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问题。如何防范挂靠的法律风险,则是被挂靠企业应该考虑的重中之重问题。
建筑资质挂靠“禁不了”的背后真相?建筑行业长期陷入一种“挂靠”怪圈,国家主管部门虽加大市场监察,但是确实屡禁不止。
小编通过对近2年住建部“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公示”的整理,归纳出在资质申报过程中,出现频率较高的“不通过”原因63条,供您参考!